一、项目背景
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影响电价的因素发生改变,资产成本管理对企业运营的影响逐渐突出,电网企业在重点发展电网建设及提高服务的同时,也逐渐关注资产成本及效益。因此,如何加强资产和成本管理,提升设备采购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资产效益率是电网企业在应对电力体制改革,电力企业转型面临的首要任务。
根据公司“十三五”物资管理战略,明确建立物资全生命周期采购工作机制,按照《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扩大会议暨务虚会上各单位反映的问题及建议分解落实表》的通知要求(办〔2015〕13号)和公司年度工作报告要求,开展LCC研究工作。
按规律:随着生产技术日益成熟,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成本及产品价格将不断得到压缩,质量水平应得逐渐改进。但从GIS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近年以来,随着采购规模的扩大,价格的不断下跌,产品质量问题却不断涌现,违背了正常的产品生产规律公司GIS设备故障率呈上升趋势。下面以广州供电局数据为例,深入分析GIS设备质量情况:

图1-1:2007年-2015年220KVGIS设备故障率
第一,GIS设备故障频发。2011至2015年间,GIS设备故障率呈上升趋势,平均故障率达0.28次/百间隔·年,是国际大电网会议统计数据平均值的2.8倍。

图1-2:220KV GIS平均采购价格
第二,GIS设备采购价格大幅度下降。2011—2015年间220KV GIS每间隔平均采购单价呈梯级下降趋势。其中,2015年每间隔平均采购单价比2008年下降49.4%,117万元。市场恶性竞争导致设备采购价格低于合理成本,供应商为节约成本普遍采用小型化设计,甚至不惜降低材料级别,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性能下降。
因此,为采购好设备,探索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好设备”采购策略,物资部结合公司GIS设备运行情况,特选取广州供电局长岗、医药港两个220千伏变电站共计61个间隔设备开展220kV、110kV GIS设备的LCC采购工作,探索并完善LCC采购工作方法。
通过LCC采购试点工作,探索并完善LCC采购工作方法。一是解决传统采购注重单次采购成本,引导供应商注重提高设备质量;二是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供需关系;三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四是总结、提炼试点工作经验,为LCC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提供经验支撑。
按照试点工作部署,物资部组织广州局开展GIS设备行业调研、考察,总结及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和经验,建立多部门、跨单位协同的LCC采购“九步法”模式。以LCC成本计算模型建立→LCC供应商综合评价体系→LCC合同保障和承诺条款设计→LCC辅助评标软件研发四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口,开展LCC试点采购工作研究,形成一套适合公司现状的LCC采购工作方法。
构建了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模型、LCC供应商综合评价方法,形成LCC合同条款和LCC承诺协议等三项重要成果,并通过开发评标软件辅助LCC模型,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和评价。
基于LCC=CI+CO+CM+CF+CD通用计算公式,分解LCC各阶段成本构成,建立成本计算模型和相应的数据来源及数据取值处理、优化方法:

图1-3: LCC模型及数据来源取值方法
一、数据来源更真实可靠,运行、故障成本的一部分及检修、处置成本取值根据国家能源局电网工程建设预算定额和公司设备检修规程及广州供电局历史数据统一进行计算,减少因GIS设备、供应商数据质量影响设备LCC准确性。
二、贴现率取值更准确科学,采用科学数理统计方法如模糊数学法计算GIS设备四十年费用贴现率,减少贴现率计算过程中人为主观估计所造成的偏差。
三、采用限制报价方法,降低项目经济管理风险,基于灰色GM(1,1)预测方法对GIS设备采购价格进行测,根据预测结果,对设备采购价格采用限价方式,以降低供应商LCC虚高报价风险。

图1-4:LCC采购价格构成情况
建立LCC采购多部门协同的“九步法”工作模式,在评审条款中融入LCC理念和设备后质保期运行验证要求,通过供应商SDD图审查、资质能力、技术能力评价、运行评价、履约评价、LCC价格等评审手段,形成客观、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

图1-5:LCC供应商综合评价体系模型
一是增加设备型号审查环节,提高供应商准入门槛。采用公司设备型号审查结果,规定通过SDD图审查的供应商才具备本次投标资格,提高供应商准入门槛。
二是增加供应商现场考评环节,提高评审的真实性。组织广州局内商务、装配、试验、体系等20名专家,对福建厦门、上海、河南平顶山、山东、北京、辽宁沈阳等跨越6个省8个市的9家供应商开展为期13天的现场考察工作。采用“听取供应商汇报,抽查相关资料,见证生产现场,面对面提问交流”等方式,检查供应商资质能力和技术水平,并形成供应商现场考察报告,为后续评审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提高评审的客观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评标专家压力。
三是增加运行和履约评价环节,确保评价客观性。采用公司设备履约评价报告及运行评价报告结果,对供应商使用业绩进行客观评价。
四是降低LCC价格占比,以质量技术为首要评价条件,加大技术分权重,减少LCC价格分占比,以防止供应商低价中标。
4.3.1修编LCC标准合同条款,严格供应商违约责任
对GIS采购合同专用条款进行修编,严格供应商违约罚则,共修订条款11条,追加条款12条:
技术服务方面,细化GIS的培训和安装条款;
监造与检验方面,细化并增加抽检项目;
运输交货方面,明确因货物运输不当造成的损失由供应商承担;
违约责任方面,明确货物技术和质量不满足要求的惩罚条款。
4.3.2增加GIS设备的承诺协议,明确设备全生命周期责任
编制LCC承诺协议,将供应商的责任延伸到全生命周期。要求供应商提供LCC计算数据和相关承诺,并分别在设计、制造、安调、运行阶段进行LCC验证,强化责任和奖惩措施。
(1)要求供应商提供运行可靠性数据和承诺及不同类型检修、维护和故障费用;
(2)要求供应商进行LCC自评并纳入评标;
(3)明确LCC验证的方法和罚则;明确LCC承诺支撑条款。
基于LCC模型和参数特征,研发LCC辅助评标软件,使用评标软件辅助LCC模型及评标过程的实施,减少人工计算LCC的复杂和繁琐。

图1-6:LCC软件界面(数据录入)
2016年11月18日组织实施了资格预审工作,根据资格预审方案评审标准对参与投标的6家供应商进行了文件预审工作,经13名专家的评定,共4家供应商满足要求,可进入详评阶段。其中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评审前主动放弃投标,详细情况如下表2-1:
序号 |
供应商名称 |
技术得分 |
商务得分 |
运行评价得分 |
履约评价得分 |
综合得分 |
排名 |
1 |
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39.80 |
26.06 |
14.58 |
3.69 |
84.12 |
1 |
2 |
上海思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37.25 |
26.14 |
15.00 |
3.66 |
82.04 |
2 |
3 |
厦门ABB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39.80 |
24.38 |
14.44 |
3.35 |
81.96 |
3 |
4 |
新东北电气集团高压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
34.60 |
25.95 |
10.38 |
3.65 |
74.58 |
4 |
5 |
北京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业绩不满足要求不进入详评 |
6 |
山东达驰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业绩不满足要求不进入详评 |
2016年12月20日组织LCC采购的详评工作,13名评标专家对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人名单: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上海思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厦门ABB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集团高压开关设备有限公司的投标文件进行评审。
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分要素对供应商进行评审,其中上海思源提交两个不同的投标报价文件,属于“同一投标人提交两个不同的投标报价”,该供应商投标报价无效作废标处理,另3家供应商综合得分情况如下:


2-2:供应商综合得分情况
供应商名称 |
技术
得分 |
商务
得分 |
运行
评价得分 |
履约
评价得分 |
LCC价格得分 |
综合
得分 |
排名 |
河南平芝 |
84.78 |
90.25 |
97.183 |
73.7 |
100.00 |
90.00 |
1 |
厦门ABB |
74.38 |
65.73 |
96.24 |
67 |
95.95 |
77.41 |
2 |
新东北电气 |
62.59 |
61.01 |
69.208 |
73 |
100.00 |
70.37 |
3 |
|
|
|
|
|
|
|
|
|
2-3:供应商评审要素得分情况表
评标委员会根据评标情况,按照招标方案确定的中标推荐原则,推荐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第一名,标包GIS1(医药港)、厦门ABB高压开关有限公司第二名,标包GIS2(长岗)为本次LCC采购的中标供应商。
上述2家中标供应商在资格预审排名前三,资格预审结果与详评结果一致,具体如表2-3资格预审结果:
序号 |
供应商名称 |
技术得分 |
商务得分 |
运行评价得分 |
履约评价得分 |
综合得分 |
排名 |
1 |
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39.80 |
26.06 |
14.58 |
3.69 |
84.12 |
1 |
2 |
上海思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37.25 |
26.14 |
15.00 |
3.66 |
82.04 |
2 |
3 |
厦门ABB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39.80 |
24.38 |
14.44 |
3.35 |
81.96 |
3 |
4 |
新东北电气集团高压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
34.60 |
25.95 |
10.38 |
3.65 |
74.58 |
4 |
5 |
北京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业绩不满足要求不进入详评 |
6 |
山东达驰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业绩不满足要求不进入详评 |
供应商现场考察结果综合排名前三位,为河南平芝、厦门ABB、上海思源,与本次招标河南平芝第一、厦门ABB第二的结果相一致。
各供应商现场考察商务、技术得分详情如下:

图2-4 现场考察评分(商务部分)

图2-5 现场考察评分(技术部分)
设备在广州供电局投运时间超过10年的供应商中,上述2家中标供应商的设备运行情况相对较好:
设备供应商 |
最早使用时间 |
故障次数 |
间隔数 |
故障率 |
北京宏达日新电机有限公司 |
2004 |
3 |
268 |
0.093 |
河南平高东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2003 |
1 |
140 |
0.059 |
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1998 |
2 |
233 |
0.072 |
上海西门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2009 |
1 |
82 |
0.102 |
厦门ABB华电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2003 |
0 |
84 |
0 |
新东北电器(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1998 |
9 |
271 |
0.277 |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2013 |
0 |
51 |
0 |
上海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2012 |
0 |
36 |
0 |
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1986 |
0 |
47 |
0 |
图2-6:广州供电局GIS运行故障情况
注:因山东泰开、上海思源设备保有量较少且运行年限较短,暂未发生设备故障。
对照天河站、石井站、花地站GIS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本次中标供应商河南平芝的LCC成本最优(思源电气投标数据偏差过大,无参考性),另一中标供应商 ABB受初期投资成本过高影响,其LCC成本未达到最优,但其后续运维成本均优于本项目其他投标供应商以及石井站、花地站的实际运维成本。

3.1中标供应商LCC成本存在优势
中标供应商中,河南平芝LCC总成本最低;ABB虽然LCC总成本略高于新东北,但运维成本均低于本项目投标人,说明本次ABB的初期投入成本最高,但其后期故障率低,大大节约了运维、故障成本。
对比实际运行数据,通过LCC计算模型,供应商设备及运维成本曲线与实际情况相似,新东北、ABB、平芝3家供应商所提交的估算数据也与实际情况接近, 2家中标供应商的LCC总成本均优于广州供电局花地站、石井站、天河站,因此本次LCC采购的中标供应商LCC成本存在优势。

图2-9:供应商投资成本占比图
如图所示,采用公司运维策略的LCC成本均高于供应商提供的运维策略成本,若采用公司运维策略,河南平芝LCC成本增加598.68万元,ABB增加892.57万元,新东北增加363.21万元。因此,在后续LCC研究中,重点研究GIS设备运维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本次LCC采购中标供应商产品在同行中历史运行工况较好,LCC总体计算成本合理,结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一) LCC历史数据缺乏
LCC研究缺少历史数据积累,设备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基础数据不齐全,目前LCC运维成本、检修成本、故障成本等难以核算,均根据南方电网电力设备检修规程、广州供电局变电站历史数据计提供,未能完全反映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
企业现行技术标准、运维策略对于设备技术、工艺和材料质量要求低,设备试验标准不高,无法如实反映LCC要求。另外,LCC管理制度及管理规范处于梳理、研究阶段,尚未形成完成的制度文件。
常规采购主要考虑一次性购置费用,质保期较短,缺少全生命周期采购风险管控的经验。且供应商资信体制尚未建立,对于厂商承诺和售后质保服务的强制约束手段不足。
LCC基础数据采集、积累,缺乏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设备规划、设计、基建、运维、技改、退役等技术数据和财务数据大多存储于多个不同的信息系统或纸质文件中,数据的生产、维护维护分散在不同部门进行。存在数据采集和系统集成的困难。
(五)试点物资全生命周期过长,履约验证难度大
GIS设备全生命周期长达40年,每年均需对设备LCC值进行验证,大大增加工作量;且设备40年全生命周期内负责验证和履约的人员的流动将大大增加LCC值验证的工作难度。
下阶段工作计划
结合本次GIS全生命周期成本采购经验,计划进一步完善GIS全生命周期采购,着重从供应商风险管理、成本模型、运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完善,具体如下:
(一)研究供应商破产风险及防控机制
探索合同履行及支付约定,将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与合同分期付款联系起来,避免一次性付款金额过大、降低供应商运行状况影响。同时建立供应商资信预警机制,组建LCC风险管控小组,定期对供应商财务健康情况、行业环境、设备质量状况等进行动态跟踪、分析,风险识别及评估等,提前对供应商履约过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和风险进行预防控制,避免受供应商经营状况影响,造成采购方财产的损失。
(二)探索及调整运维策略,明确双方责任
(三)优化LCC评价模型,建立数据收集策略,逐步完善物资供应全过程数据库
基于本次招标的LCC模型应用成果,结合下阶段实际数据逐步完善模型,提高实用化率。同时联合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在收集南网地区、国际大电网GIS数据的基础上,建立LCC数据收集策略,逐步完善物资供应全过程数据库,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实用性,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
(五)进一步优化LCC采购策略,提高实用化水平,拟选取电能计量系统、10kV环网柜开展下阶段研究工作。
1.电能计量系统研究条件分析
电能计量系统的可靠性、准确性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解决设备使用可靠性、精确性问题所耗费的电能表的轮换费用逐年增加,由于电能表的质量管控不仅仅局限于生产环节,而是从设计、生产、校验、运行乃至退出运行的全过程,因此其设备采购及运维的成本非常大,具备LCC采购策略的研究条件。
2. 10kV环网柜研究条件分析
在配电网系统中,10kV环网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目前该设备市场中的供应商成千上万种,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各供应商对关键零部件的质量管控要求不一,同时该设备的运维普遍需要供应商配合参加,其设备的采购及运行维护成本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占的比较非常高,鉴于其重要性及成本费用构成,10kV环网柜比较适宜开展LCC采购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