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良好开局来之不易 新一届政府展示"政策自信"
编者按 随着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陆续公布,如何评价中国经济的走势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悲观者看到经济增速逐季下滑,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担心全年增长预期目标可能落空;乐观者看到物价可控、就业增加,结构调整呈现可喜迹象,认为抓住调整中的机遇有利于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认识经济形势,把握政策取向,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对长期习惯于中国经济两位数增长的人来说,今年上半年取得7.6%的增速,可能不算是个理想的数字。由此出现一些担忧的声音,也是意料之中的。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构成PMI的5个分类指数4升1降,其中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4%,结束了连续3个月下降走势,表明制造业企业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持乐观态度的比例有所上升。与此同时,7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1%,也比上月小幅上升了0.2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年内最高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市场预期保持乐观。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分析研究经济形势时指出,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开局是好的。这个判断是有充分依据的。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及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之内。一是经济增长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长7.6%,排在全球经济的前列,也在7.5%的预期目标之上。二是就业基本平稳。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25万人,多于去年同期,完成了全年目标的80.6%;外出农民工达到1.7亿人,同比增加了444万人。三是物价总体平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低于3.5%的预期目标。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稳定。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之后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已持续数年超过城镇居民。
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这样一份成绩单实属不易。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我们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已发生很大变化。今年以来,一方面,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后金融危机的深度调整之中,发达经济体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但增长后劲不足,世界经济复苏弱势难以改变;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增长速度面临换挡、结构调整引发阵痛、政策效应尚待消化,处于一种多周期叠加的阶段。
对此,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说,中国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需要寻找面向未来的发展新模式。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使几亿人摆脱了贫困,但基于政府投资、高储蓄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长久维持。新一届领导人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寻求新的增长模式,即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服务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同时推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秘鲁经济和财政部长卡斯蒂利亚也认为,在经历10年高增长之后,中国应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并适时加以调整和改革。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在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把“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全年工作的总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深化改革,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不断改善民生,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良好开局。
良好开局来之不易,体现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策自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政府没有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直接干预,即使当国内外舆论纷纷猜测有可能“出手”之时,仍然平心静气、静观其变。这种“不变”给了市场和企业以“定心丸”。20年来的市场经济改革,市场机制已经广泛发挥作用,有些事不用政府去做,市场会自动调节。当然,“不变”不等于“不作为”。“我们既不能盲目刺激经济增长,也不能放任经济减速跌出合理区间。”实际上,经济环境的严峻性,给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宏观政策恰到好处,实为不易。
良好开局来之不易,体现在保持经济总体平稳的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从上半年情况看,各地区各部门推动结构调整的紧迫感和主动性明显增强。不仅北京和上海主动降速赢得转方式调结构的机遇,即使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贵州,同步建小康的任务很重,认识也很清醒,提出既要“赶”又要“转”,强调既要保持较快速度也要优化结构,既要发展经济也要改善民生、还要青山绿水。这两年,贵州的经济增速全国第一,“爽爽”的环境也被广为称道。东部在提质,中部在转型,西部在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趋向更加协调有序。
来之不易的良好开局,奠定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坚定了中国经济继续“领跑”的信心。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就一定能够巩固良好开局,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 上一篇:清费减负:600万小微企业成保就业“定盘星” 2013/8/1
- 下一篇:小微企业期待:利率更低 服务更优 产品更好 2013/8/5